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企业法人:权利与责任的双刃剑,创业者必须了解的核心知识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7 08:30:26 点击量:45

上周和闺蜜小聚,听她吐槽了一件事:她的表哥王强去年开了一家小公司,本以为当上老板就能轻松赚钱,结果最近因为一笔合同纠纷被对方起诉,公司账户被冻结,连个人名下的车都被法院查封了。王强委屈地说:"明明注册的是有限责任公司,怎么还要用我的房子抵债?"原来他为了省钱,把公司账目和家庭开支混在一起,还用自己的名义签了不少合同。一顿火锅的功夫,我算是听明白了——很多创业者根本没搞懂"企业法人"这四个字背后的千斤重担。

法人不是护身符,有限责任有条件

王强的遭遇特别典型。他以为办了营业执照,公司就成了独立法人,自己和公司之间就有了防火墙。但实际上,像他这样把公司钱包和个人钱包搅在一起,法院就会认定"人格混同",有限责任的保护罩瞬间失效。这就好比用公司的名义买了个鱼缸,结果天天从缸里捞金鱼回家养,最后法院当然要让你把整口缸都赔出去。

签字前要三思,公章不是橡皮图章

记得去年帮客户处理过一个案子:某公司法人代表老李,在酒桌上被朋友忽悠着盖了个公章,结果成了200万贷款的担保人。等银行找上门时,老李才反应过来——那个所谓的朋友早就跑路了。法人代表的每个签名、每枚公章都代表着企业意志,很多创业者吃亏就吃在把公章当成了社交工具,随便往合同上摁,等出事才追悔莫及。

权利要用在刀刃上

当然,法人身份也不是洪水猛兽。我邻居张姐就特别会运用法人权利,她用公司名义谈下了写字楼的团体租赁优惠,比个人租房省了30%成本;通过企业账户操作,很多商务合作的进项都能做合理规划。最近她还用法人身份申请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都是懂行的人才能玩转的游戏规则。

注销不是终点,责任仍在肩上

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些觉得"公司不要了就能一走了之"的老板。前年有家餐饮店突然关门,老板陈某以为注销了营业执照就万事大吉。结果半年后,因为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他被列入失信名单,连高铁都不能坐。企业法人就像婚约,不是简单撕掉结婚证就能解除关系,该还的债、该负的责,迟早都要面对。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