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公司法人及法定代表人:从王老板的创业故事看法律角色与责任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15 02:43:28 点击量:75

王老板在北京开了一家餐饮公司,生意红火。但有一天,他收到法院传票——公司被起诉食品安全问题。王老板懵了:“我是老板,怎么公司还能被告?”原来,他混淆了“公司法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概念。公司是独立法人,而王老板只是代表公司签字的“法定代表人”。这场官司让他赔了钱,还差点丢了执照。

公司法人:法律上的“虚拟人”

王老板的餐饮公司注册时领了营业执照,这就诞生了一个“法人”。法人就像法律虚构的“人”,能独立签合同、承担责任。比如公司欠债,债权人只能找公司要钱,不能直接让王老板卖房还账。但当初王老板用公司名义采购劣质食材,法人就得背锅,罚款直接从公司账户划走。

法定代表人:替法人“说话”的真人

王老板作为法定代表人,相当于公司的“代言人”。他签的采购合同、盖的公章都代表公司行为。但去年他让亲戚挂名法人代表,结果亲戚乱开发票,税务稽查时王老板才后悔——法人代表若违法,轻则罚款,重则上失信名单。后来他亲自重新备案,再不敢随便找人顶替。

法人≠法定代表人

隔壁李总闹过笑话,以为自己是公司法人就能为所欲为。结果用公司账户给自己买豪车,被股东起诉“侵占法人财产”。法院判决:公司是法人,财产属于全体股东,法定代表人只是打工的!现在李总报销每一笔油钱都得开股东会。

怎么选对法定代表人?

王老板的表弟创业时让丈母娘当法定代表人,结果贷款需要签字,丈母娘回老家联系不上,错过百万订单。专业建议:法定代表人要常驻公司、熟悉业务,最好由股东或高管担任。王老板现在每季度给管理层培训,强调“法人章不是玩具”。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