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营业执照法人与经营者区别:从老张开餐馆的故事说起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15 02:20:29 点击量:72

老张在北京胡同里开了家小餐馆,生意红火。有天工商局来检查,问谁是老板,老张拍着胸脯说"当然是我"。结果工作人员指着营业执照说:"这上面写的法人代表是您儿子小张啊?"老张当场傻眼——原来当初为省事,直接用了儿子的名义注册。这下可好,儿子在外地上学,每次要办食品证、开发票都得让他千里迢迢跑回来。

法人不是你想当就能当

法人代表就像企业的"脸面",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老张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老板觉得谁当法人都一样。实际上,法人要亲自处理银行开户、税务登记等重要事务。去年有家火锅店被查出食品安全问题,实际经营者老王跑路了,结果挂名的法人老李被列入失信名单,连高铁都坐不了。

经营者才是真老板

真正数钱管账的往往是经营者,就像老张虽然不当法人,但餐馆采购、招人都是他说了算。有个做服装生意的案例:夫妻俩用丈夫当法人,实际是妻子在经营。后来离婚时,丈夫把公司账户的钱全转走了,妻子只能吃哑巴亏。所以现在聪明人都把法人写成实际经营者。

变更就像搬家一样麻烦

老张后来想改成自己当法人,才发现要准备十几份材料:从股东会决议到新法人任职文件,还得重新刻公章、办银行变更。有家奶茶店变更法人时,因为原法人出国联系不上,足足拖了半年没办成,错过了商场黄金铺位招标。

代持协议是把双刃剑

有些人找亲戚朋友代当法人,觉得签个私下协议就安全了。去年有个典型案例:代持人偷偷把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等真老板发现时,公司已经被法院查封了。这种官司打起来,法官主要认工商登记信息。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