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咖啡店老板用个人名义借款的血泪教训:公司债务千万别和私人财产混为一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27 03:34:38 点击量:76

上周和开咖啡店的老同学张琳吃饭,她红着眼睛说最近被供应商告了。原来她去年为了周转资金,用个人名义给公司签了50万的原料欠条。现在公司经营不善还不上钱,法院直接把她的私人账户冻结了。

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

张琳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公司和自己的钱包混为一谈。就像不能把家里的存折和公司保险柜放一起,法人代表和公司财务必须泾渭分明。用个人名义替公司借钱,等于主动把隔离墙拆了。

有限责任不是无限责任

注册公司时选择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本意就是让老板们只承担注册资金范围内的责任。但很多人像张琳一样,在借款合同上签个人名字,相当于自愿放弃了这道法律护城河。

公章比签字更安全

如果当时张琳坚持用公司公章签合同,现在最多就是公司破产清算。但混合签署后,债权人可以同时追索公司和法人代表的财产,连家里的汽车房产都可能被拍卖。

债务隔离要趁早

现在帮张琳处理时发现,如果她在借款前就做好股东协议,明确约定公司债务由企业财产偿还,或者及时把法人代表变更为名下没有财产的亲戚,都能避免现在的困境。

注销不是免责金牌

还有个常见误区是以为注销公司就能摆脱债务。实际上像张琳这种情况,就算现在马上注销公司,三年前签的欠条照样要还,因为债务发生在公司存续期间。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