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法人最大责任:从闺蜜创业故事看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边界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7 06:35:10 点击量:57

上周和闺蜜小聚,听她讲了最近创业的糟心事。她去年和两个朋友合伙开了家咖啡店,因为其中一位合伙人工作忙,就让她当了法人代表。结果上个月店里出了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直接找到她个人要求整改并处罚。闺蜜委屈地说:"我只是挂个名,平时都不参与经营,凭什么只找我?"看着她红着眼圈的样子,我突然意识到很多人对法人责任存在严重误解。

法人不是荣誉称号

很多人以为当法人就是挂个名,像闺蜜这样觉得是合伙人给的"面子"。实际上,法人代表是企业法律意义上的"脸面",要对企业的所有行为负责。就像咖啡店出事时,监管部门第一个找的就是登记在册的法人,而不是实际经营者。

签字就要负责到底

闺蜜当时在注册文件上签字时,根本没仔细看条款。后来才知道,作为法人她需要对店铺的食品安全、用工规范、税务申报等全面负责。哪怕她平时不去店里,只要盖着公章的文书上有她的签名,法律责任就甩不掉。

连带责任躲不掉

更麻烦的是,如果店铺欠债或者发生事故,法人可能要承担连带责任。比如去年北京有家餐厅着火,法人代表就被追究了安全管理责任,即使当天他人在外地出差。法院判决时只看工商登记信息,不会管你实际参与经营多少。

变更不是万能解药

现在闺蜜想辞去法人身份,但变更需要所有股东同意。而且就算变更成功,她在任期间发生的问题仍然要负责。就像借钱担保一样,不能说卸任了就万事大吉。特别是存在债务纠纷时,原法人可能好几年都脱不了干系。

三思而后"当"

听完这些,闺蜜终于明白为什么老会计都说"法人不能随便当"。现在她正和合伙人协商,要么重新调整股权结构实际参与管理,要么尽快办理变更手续。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接受法人身份前,一定要了解清楚自己要承担的法律风险,别等出事才后悔莫及。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