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子公司独立法人:从创业故事看企业扩张的法律智慧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3 06:05:18 点击量:83

老张在北京经营一家餐饮连锁品牌,生意越做越大后,他琢磨着在外地开分店。朋友建议他直接开分公司,但律师却提了个新思路——注册子公司。老张半信半疑地试了试,结果新店开业不久就遇到食品安全纠纷,没想到子公司独立承担了责任,总店的账户和招牌丝毫没受影响。这个决定,后来成了老张逢人就夸的“神来之笔”。

为什么子公司像穿了“防弹衣”?

子公司和分公司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像新生儿一样拥有独立身份。老张的餐饮子公司用自己的名义签租房合同、办卫生许可,甚至被告上法庭时,总店只需要在出资范围内承担责任。这就像给孩子买了份保险,父母不用替孩子还债。

开子公司比开分公司麻烦吗?

老张最初也犯嘀咕,结果发现流程差不多:核名、提交材料、领执照。只是子公司要单独建账,多刻一套公章。但这点小麻烦换来了大实惠——子公司能独立申请行业资质,比如他的新店就用子公司名义轻松拿下了网红饮品特许经营权。

税务上能“占便宜”吗?

财务给老张算过一笔账:子公司独立核算,前期亏损能抵税,将来要融资还能单独估值。去年子公司研发新菜品花了50万,这部分成本直接抵减了子公司利润,比合并报表更划算。

哪些行业特别适合?

像老张这样做食品的,还有搞教育培训、医疗器械的老板最爱用这招。毕竟这些领域容易出纠纷,子公司就像一道防火墙。有个做少儿编程的朋友更绝,把线上和线下业务分别注册子公司,结果线上业务融资时估值翻了三倍。

现在老张已经用子公司模式开了8家店,最近正琢磨着让每个店长入股当地子公司。他说这叫“既要鸡蛋多,又要篮子牢”。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