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法人贷款账务处理中的那些坑:一位创业者的真实经历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3 01:06:39 点击量:15

案例引入:一笔贷款引发的财务混乱

老张在北京开了家小餐馆,生意红火后想扩大规模,便以公司名义申请了50万经营贷款。本以为资金到位就能大展拳脚,没想到麻烦接踵而至——银行放款后,会计直接把钱记入"收入"科目,导致当月税款暴增;还款时又因混淆了本金和利息,被税务部门约谈。最头疼的是,贷款到账后立刻转到了老张私人账户支付装修款,现在连证明资金用途的流水都凑不齐。

贷款到账的第一课:科目划分

银行放款那天,老张的会计小王在记账软件里勾选了"营业收入"选项。这个动作让公司当月销售额虚增50万,不仅多缴了增值税,季度申报时还因为利润异常引来税务关注。其实法人贷款属于负债,应该计入"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就像跟朋友借钱不能算自己赚的钱一样简单。

利息支出的隐藏关卡

第二个月还款时,会计把5万元连本带息全部记成"财务费用"。税务核查时才发现,其中3.8万是本金偿还,只有1.2万才是能抵税的利息支出。这就像用信用卡分期,每期还款里包含的本金和利息得分开计算,否则可能白白多交25%的企业所得税。

资金流向的生死线

老张用贷款支付装修款时图省事,让装修公司把发票开成个人抬头。结果审计时,这笔20万的支出既不能作为公司成本抵扣,又说不清去向。法人贷款必须做到"三流合一"——借款合同、资金流水、业务发票的收款方必须统一,就像网购时收货人、付款人和订单姓名要对得上。

逾期的蝴蝶效应

有个月资金周转困难,老张延迟了10天还款。没想到这导致征信报告出现不良记录,后来申请续贷时利率上浮了15%。更意外的是,银行抽查贷款用途时,发现期间有笔8万元转账给海鲜供应商,但缺了采购合同佐证,最终要求提前收回全部贷款。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