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法人章和公章的区别:创业路上必须搞懂的"身份密码"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31 03:44:54 点击量:62

去年夏天,北京朝阳区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小李遇到了麻烦。公司刚谈妥一笔200万的融资,投资方要求所有文件加盖公章确认。小李翻出抽屉里刻着公司名称的红色印章盖了上去,没想到三天后银行来电:"贵公司提交的合同印章与备案不符,款项无法划拨。"小李这才知道,自己一直把法人章当公章用,险些让融资打了水漂。

法律效力大不同

法人章相当于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名替身",主要用于法定代表人个人行为确认,比如银行开户时法定代表人签字。而公章是企业的"身份证",合同、公文等对外文件必须加盖公章才具备法律效力。就像老张的建材公司,用法人章签的采购单被供应商拒收,换成公章后才完成交易。

备案要求有讲究

公章需要在公安机关备案才能使用,就像小王的文化传媒公司,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带着营业执照去刻章店制作备案公章。而法人章不需要备案,很多创业者像开篇的小李一样,误以为刻了法人章就能代表公司行事,结果在税务申报、合同签订时频频碰壁。

使用场景要分清

朝阳法院去年审理的案例很典型:某餐饮连锁用法人章签订加盟协议,后来想反悔时才发现协议缺乏公章不受法律保护。日常经营中,开发票用财务章、招投标用公章、银行U盾配合法人章,每种印章各司其职。就像开超市的老刘说的:"公章是企业的脸面,法人章是老板的私印,千万不能混着用。"

保管责任要明确

海淀区有家创业公司吃过亏:合伙人把公章和法人章都交给会计保管,结果会计私自用章借款导致公司负债。现在正规企业都会把公章由专人保管,法人章则由法定代表人自行管理。建议像中关村的科技公司那样,建立用章审批制度,每次用印都登记备案。

印章虽小,关系重大。创业者要像对待家门钥匙一样管好公司印章,分清法人章和公章的不同"权限",才能让企业在商海中行稳致远。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