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当闺蜜突然变成"背锅侠":成为公司法人的那些隐形风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6-29 04:57:51 点击量:18

上周和闺蜜小雨约下午茶,她红着眼眶说被前老板坑了——三年前她刚毕业时,老板用"挂名当法人能领双倍工资"的承诺,让她稀里糊涂成了空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如今那家公司欠债200万,法院传票直接送到了她老家。

法人≠老板,签字笔比想象的沉

小雨一直以为法人只是个头衔,直到收到限制消费令才明白,公司出事时第一个被追责的永远是法定代表人。就像去年北京某教育机构跑路,真正老板早把财产转移,最后是前台出身的法人代表被家长围堵在地铁站。

连带责任像影子甩不掉

她前老板用公司名义借款时,所有合同都盖着公章。现在债权人拿着有她签字的担保协议,法院判定她个人要承担70%债务。这就像帮朋友代收快递,拆开发现是违禁品,收件人反而成了第一责任人。

信用污点比想象中顽固

最让小雨崩溃的是,她的购房贷款被拒了。银行系统里赫然显示"高风险人群",连共享单车押金都涨到500元。这些记录要伴随整个征信周期,就像白衬衫沾了墨汁,普通漂洗根本去不掉。

退出机制堪比九连环

现在她想辞去法人身份,却发现比登天还难。需要全体股东配合变更,可老板早就失联。工商局要求先补缴税款、处理好债务才能办理,整个过程像解一团乱麻,每个线头都连着新麻烦。

看着小雨用湿巾反复擦手的焦虑模样,突然想起老会计说过的话:当法人就像给别人系鞋带,看起来是举手之劳,但要是对方突然跳崖,拽着鞋带的那个人可能就是你。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