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从奶茶店到连锁品牌:工商注册章程如何帮创业者规避风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4-09 02:38:47 点击量:41

去年夏天,90后姑娘小李在朝阳区开了家奶茶店。开业三个月后,有位顾客在店里摔伤要求赔偿,小李才发现自己注册时勾选的"个体工商户"选项,意味着要用全部身家承担责任。而隔壁同时开业的连锁品牌店,因为注册时制定了完善的公司章程,同样的事故只需以公司资产为限赔偿。

企业类型决定责任边界

小李的遭遇在餐饮行业很常见。有个做烘焙的客户,最初用个体户身份经营,后来接到商场大订单时,对方要求开具增值税专用票据才发现主体不符。我们帮他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后,不仅顺利签下年框合同,还把个人房产从经营风险中隔离出来。

注册资本不是越大越好

去年遇到个做文创的创业者,听说注册资本写500万显得公司实力强,结果实际只到位50万。后来融资时,投资人发现认缴出资缺口可能引发债务纠纷,差点导致谈判破裂。其实现在除了特殊行业,注册资本认缴制下写10-100万是更务实的选择。

股权结构暗藏玄机

有个做IT服务的三人团队,创业时觉得"兄弟平分"最公平,都占33.3%股份。后来遇到重大决策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公司陷入僵局。我们建议他们参照成熟企业做法,设置51%的相对控股权,并提前约定好退出机制。

经营范围要留足空间

海淀区有个做教培的客户,注册时只写了"课外辅导",后来想增加研学营业务时,发现超出经营范围。重新变更不仅多花2000元,还耽误了暑期招生旺季。现在我们都建议客户在主营项目后加上"相关技术服务"等弹性表述。

章程修订要趁早

最可惜的是个做社区团购的客户,初期没约定创始人离职股份处理方式。后来联合创始人退出时,带走20%股份转卖给竞争对手,导致公司发展严重受制。等他们来找我们补救时,对方已经用股东身份查完了所有客户资料。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