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闺蜜小聚,她红着眼眶说新开的奶茶店被罚了款。原来她以为租个店面装修好就能开业,结果没办食品证就被举报了。"每天起早贪黑煮珍珠,现在要停业补手续,三个月的房租都打水漂了..."她咬着吸管的样子让我想起很多创业者都容易忽略的证照问题。
开店第一步不是装修
小芳的奶茶店墙刷成了ins风,却忘了查房屋用途性质。居民楼底商有些根本不能做餐饮,她花八万买的设备只能当二手处理。像餐饮、美容这类行业,得先确认场地能办下"商业用途"证明,否则消防和环保根本过不了审。
食品证比配方更重要
她家黑糖奶茶在朋友圈火了半个月,但操作间没有消毒柜被勒令整改。现在每个员工都要办健康证,原料采购单要保留两年,连冰柜温度计都得贴检验标签。这些不是在找茬,去年北京有家甜品店就因沙门氏菌感染赔了客人医药费。
烟草证不是想办就能办
看到隔壁便利店卖电子烟生意好,小芳也进了货,结果被没收还罚了款。后来才知道学校周边50米根本不让卖烟草,而且便利店老板老王有张烟草证,是跑了三趟政务中心才批下来的,现在转让价都炒到六位数了。
卫生死角最要命
检查人员一来就掀开了她的操作台下柜,发现蟑螂药和奶茶粉放在一起。现在每周要有灭虫记录,连抹布都得分色号使用。她说最冤的是花大价钱买的网红杯,因为没索要质检报告全被下架了。
现在小芳的店重新开张了,墙上挂着五个亮闪闪的证照框。"虽然跑手续腿都细了,但夜里能睡踏实了",她晃着新办的卫生许可证冲我笑。其实每个证件背后都是保护,就像给生意穿了件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