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个人独资企业的债权人身份与法人资格解析:从老张的创业故事说起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6 04:52:57 点击量:72

老张在胡同口开了家小面馆,用个人独资企业形式经营。去年因装修店面向邻居老王借了5万元,借条上盖了面馆公章。今年老王突然要求面馆承担连带责任,理由是"企业都有法人资格"。这让老张犯了难——自家这个独门独户的小买卖,真能算"法人"吗?

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本质

老张的面馆就像个戴着草帽的个体户,虽然挂着企业名头,本质上仍是老张本人的延伸。这种企业类型没有独立财产,赚的钱直接进老张腰包,欠的债也得用自家房子抵。隔壁李会计打了个比方:"就像孩子用爸爸的信用卡消费,最后买单的还是家长。"

公章背后的责任归属

面馆的公章确实能在合同上盖出红圈圈,但这改变不了债务的本质。就像老张媳妇说的:"盖咱家灶台上的章,还能把债赖给灶王爷不成?"去年装修款虽然走的企业账户,但法院判决时依然会追溯到老张的个人财产。

债权人常见误解

老王把个人独资企业当成有限公司是常有的事。前街开超市的刘姐就遇到过,供货商非要企业仓库抵债,最后法官指着营业执照说:"这上面写的投资人是谁,债主就该找谁。"

风险防范建议

现在老张学聪明了,在借款合同里加了一句"本企业为个人独资性质"。就像给面馆玻璃窗贴提示条:"本店消费请认准老板本人",既提醒了债主,也保护了自己。朝阳区工商局的小赵建议,这类企业对外签约时最好注明责任形式。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