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司法人员犯罪侦查:当执法者成为违法者,谁来守护正义?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5 03:47:00 点击量:73

李强是我高中同学,毕业后考进了法院,成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去年聚会时,他却愁眉苦脸——同事老张因收受当事人财物被立案调查,整个单位人心惶惶。“谁能想到天天审案子的人,自己反倒成了嫌疑人?”他苦笑着往啤酒杯里扔了两颗花生米。

知法犯法的“灯下黑”现象

老张的案子并非个例。去年北京某区检察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司法系统职务犯罪中,执行环节占比高达43%。就像小区物业监守自盗,这些熟悉法律漏洞的人,往往利用案件管理权、执行权做交易。有个派出所长甚至把暂扣物品当自家仓库,名牌手表戴了三年才被发现。

侦查就像“自己给自己动手术”

这类案件调查特别棘手。去年某中院审理执行局局长受贿案时,主审法官发现卷宗里关键证据不翼而飞。后来才查明是档案室小王受人指使,用碎纸机处理了三页笔录。司法系统内部人员太清楚哪些环节能动手脚,就像厨师最知道怎么偷吃不被发现。

异地用警与科技破局

现在常见异地抽调警力办案,就像请隔壁饭店厨师来查自家后厨。某市纪委去年查办法官受贿串案时,专门调取了他近五年所有案件电子卷宗,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凡是他经手的某类案件,被告方代理律师总是固定那几个人。

预防比查处更重要

现在很多法院开始给重点岗位装“电子篱笆”。比如执行局办公区全覆盖监控,案卷柜采用双人指纹锁,连电脑USB接口都加了物理封条。就像给糖果店装上360度摄像头,既防外贼也防家贼。

聚会结束时李强说,他们单位最近新设了廉政监督员岗位,由退休老法官担任。“老爷子每天背着手在楼道转悠,光那眼神就能让人把歪心思咽回去。”阳光照进司法的每个角落,才是最好的防腐剂。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