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公司清算期间法人能否提供担保?真实案例揭示法律风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4 05:16:25 点击量:26

上周和做餐饮的老李喝酒,他愁眉苦脸地说起朋友张总的遭遇:张总的装修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进入清算程序,期间为帮亲戚贷款,用自己另一家正常经营的公司做了担保。结果亲戚生意失败,银行直接冻结了张总公司的账户,导致清算被迫中断,现在面临双重债务危机。

清算阶段法人的权利边界

当公司进入清算程序,法人代表就像戴着镣铐跳舞。虽然工商登记信息尚未变更,但实际已丧失对外担保的资格。清算组的核心任务是梳理债权债务,此时新增担保就像往即将沉没的轮船里灌水,会损害原有债权人利益。

担保行为的法律效力

张总的案例很典型,清算期间提供的担保会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因为《公司法》明确规定,清算期间公司只能从事与清算相关的活动。就像病人进了ICU还非要跑马拉松,这种"超范围动作"不仅白费力气,还可能让病情恶化。

债权人如何自我保护

银行后来追责时才发现,张总公司早在三个月前就登报发布了清算公告。这提醒我们,接受担保时要像查体检报告一样,仔细核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看对方是否处在"特殊时期"。

清算组的正确操作姿势

专业的清算组会像交通警察一样设立明确路障,及时收缴公司印章、冻结银行账户。北京某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提到,他们处理清算案件时,会第一时间在工商系统做清算备案,从源头上杜绝法人"乱签字"的可能。

连带责任的蝴蝶效应

张总现在最后悔的,是用关联公司做担保。清算企业的法人往往同时控制多家公司,但担保引发的连带责任会像多米诺骨牌,让原本健康的公司也卷入债务漩涡。这就好比用没生病的左手给右手的伤口输血,最终可能全身失血。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