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29 04:41:54 点击量:34

上周和老同学李明吃饭,他满脸愁容地跟我吐槽:“去年和朋友合伙开了家小公司,说好我当法人只是挂名,结果现在公司欠了一堆债,债主全找上我了!”原来,李明轻信了朋友“法人不用担责”的说法,结果公司经营不善,他作为法人代表,不仅被列入失信名单,银行卡还被冻结了。这顿饭吃得他味同嚼蜡,也让我意识到——很多人对“无责任法人”的误解,简直像颗定时炸弹。

法人不是“工具人”

李明的故事绝非个例。很多人觉得当法人就是签个字、露个脸,实际控制人躲在幕后操作。但法律面前,法人代表就是公司的“脸面”,公司欠税、纠纷甚至违法,第一个被追责的就是法人。去年北京一家餐饮店倒闭,挂名法人被追讨80万货款时,才哭着说“当初朋友说只是走个形式”。

债务黑洞有多深

王阿姨的遭遇更让人唏嘘。她退休后给儿子公司当法人,结果公司贷款逾期,法院直接划走了她养老金账户里的钱。法人责任就像连通器——公司账户没钱,个人财产就会被盯上。特别是注册资本认缴制下,有些法人直到被强制执行,才发现自己“认缴”的100万竟要真金白银掏出来。

退出机制要趁早

张哥的洗车行去年转型失败,但他提前三个月办了法人变更,成功避开了债务漩涡。变更法人就像跳下失控的马车,越早行动越安全。但要注意,变更前若有债务纠纷,工商局很可能卡住手续,这就是为什么专业代理常建议“经营正常时就要未雨绸缪”。

擦亮眼睛再签字

邻居小陈最近收到“高薪聘法人”的小广告,来问我靠不靠谱。这种套路通常是空壳公司找替罪羊,真出事时幕后老板早跑路了。判断法人风险有个土办法:如果对方说“绝对没风险”,那风险肯定大得像西瓜。

看着李明奔波在法院和银行之间,我想起工商局窗口总贴的那句话:“法人代表不是荣誉头衔,而是责任承诺。”下次再有人让你“帮忙当法人”,不妨把这篇故事转给他看看。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