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小股东当法人有哪些潜在风险?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26 05:09:41 点击量:70

上周和老同学李明吃饭,他愁眉苦脸地跟我说起最近的烦心事。三年前他和两个朋友合伙开了家广告公司,因为当时他出资最少,大家就推选他当了法定代表人。没想到去年公司接了个大单出了纰漏,客户直接把他告上了法庭。虽然他只是个小股东,但因为法人身份,现在要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责任首当其冲

李明遇到的麻烦很典型。作为法人代表,不管占股多少,都要对公司行为负全责。就像开车一样,哪怕你是借朋友的车开,出了事故司机就是第一责任人。最近北京就有个案例,一家餐饮公司的小股东当法人,结果餐厅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这位法人代表直接被采取了强制措施。

经营决策处处受限

更让李明郁闷的是,虽然顶着法人头衔,但在公司重大决策上根本没有话语权。大股东们经常绕过他做决定,出了问题却要他来背锅。这就好比租房子时用你的名义签合同,但实际住的是别人,出了事房东只会找你。很多小股东法人都有类似的困扰,明明股份不多,却要为整个公司的经营风险买单。

个人信用连带受损

现在李明最头疼的是,因为这场官司,他的个人征信已经受到影响。银行拒绝了他的房贷申请,连高铁票都买不了。法人身份就像个"紧箍咒",公司有任何不良记录都会直接关联到个人。北京某科技公司的小股东法人就吃过这个亏,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后,他想注册新公司都处处碰壁。

退出机制复杂繁琐

李明想辞去法人职务,却发现没那么简单。需要全体股东同意不说,还要办理复杂的变更手续。有家服装公司的小股东法人,为了辞去这个身份前前后后跑了小半年。更麻烦的是,有些历史遗留问题可能永远都甩不掉,就像身上永远贴着个标签。

临走时李明苦笑着说,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贪图当法人的那点面子。现在他正想办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过程注定漫长而艰难。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在合伙做生意时,一定要慎重考虑法人代表的安排。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