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创业必看:法人和股东股权分配的那些坑,闺蜜踩过的雷你别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26 02:08:54 点击量:40

上周和闺蜜小聚,她一脸愁容地吐槽:“我和合伙人开公司时没想太多,股权直接五五分,现在经营出问题,谁说了都不算,天天吵架!”原来,她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两人各占50%股份。起初觉得公平,结果遇到分歧时,谁都没法拍板,连换个打印机都要扯皮半天。听完她的遭遇,我才意识到——股权分配根本不是简单的数学题。

一、股权平分=埋雷?

像闺蜜这样“哥俩好”式平分股权的案例太多了。北京某餐饮品牌初创时三个创始人各占33%,结果两年后因扩张方向争执不休,最后品牌直接凉凉。股权均分看似公平,实则容易导致决策僵局。记住:公司不是联谊会,总要有人能最终扛事儿。

二、法人≠大股东

邻居老张去年注册公司时,觉得法人代表权力大,硬要占70%股份。结果年底分红时,真正跑业务的股东不干了——人家累死累活才拿三成?法人主要承担法律责任,股份多少还得看实际贡献。见过太多法人占股过高,最后团队散伙的惨剧。

三、动态调整更聪明

认识个做自媒体的95后,他们团队就玩得很溜:初期技术合伙人拿40%,运营拿30%。约定如果两年内运营把粉丝做到百万,股份就调整为五五分。这种“业绩对赌”式分配,既激励团队又避免后期扯皮。毕竟创业是长跑,股权也得会“长大”。

四、退出机制要白纸黑字

最扎心的要数王姐的遭遇:合伙人突然移民,股份死活不肯退,新投资人看到股权纠纷扭头就走。现在有点经验的创业者,协议里都会写明:离职必须退股、离婚配偶不能介入等条款。毕竟合伙像结婚,离婚协议得婚前签。

看着闺蜜现在天天和合伙人打官司,真心劝大家:股权分配时别讲情面,把最坏情况都写进章程。毕竟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