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企业法人和法人股东区别在哪?看完闺蜜创业踩的坑就懂了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23 01:29:29 点击量:43

上周和闺蜜小聚,听她吐槽创业路上的“血泪史”。她去年和人合伙开了家设计公司,注册时对方说“当法人代表就行,其他不用管”,结果公司出问题,法院传票直接送到她家。她懵了:“我不是只挂个名吗?怎么债务全算我头上了?”其实这就是没搞懂“企业法人”和“法人股东”的区别。今天咱们就用她的故事,把这事儿掰扯明白。

企业法人:公司的“背锅侠”

闺蜜当时以为“法人代表”就是个虚职,实际上企业法人(法定代表人)是代表公司“说话”的人。就像她公司客户拖欠尾款,对方起诉时直接找她这个法人追债。法人要对公司行为负责,包括签合同、打官司,甚至公司欠税时会被限制坐高铁。她后来才明白:“原来法人=公司的脸责任的兜底人”。

法人股东:出钱不扛雷的“金主”

合伙的那位才是聪明人——用自己名下的餐饮公司当“法人股东”入股。法人股东就像派了个“分身”投资,赚了能分红,亏了最多赔注册资本。闺蜜公司破产时,那位股东的餐饮公司资产丝毫没受影响。用北京同行老李的话说:“法人股东就像穿防弹衣的投资人,子弹打不到自己身上。”

责任边界:一个跑不掉,一个有限扛

最扎心的是清算时,闺蜜个人存款被执行了,因为她是自然人法人。而法人股东只需按认缴的50万出资额担责,哪怕公司欠债500万。就像她自嘲的:“我是光脚追债的,人家是穿鞋看戏的。”现在她学乖了,新公司让控股的母公司当法人股东,自己只做小股东。

变更难度:一个签字就行,一个得开大会

后来闺蜜想辞掉法人身份,发现签个字就能办。而那位法人股东想撤资?得经过股东会决议、修改章程、登报公告全套流程。工商局的小王告诉她:“法人像租房子,说退就退;法人股东像买房,想卖得找中介走流程。”

现在闺蜜逢人就科普:“千万别随便当法人!要么让公司当法人股东,要么用注册资本1块钱的壳公司扛风险。”这话虽然夸张,但确实是大实话。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