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法人代表和董事长有什么区别?创业必知的权责划分指南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20 04:51:30 点击量:73

上周和老同学李明吃饭,他刚创业开了一家科技公司,兴致勃勃地说自己既是董事长又是法人代表。结果聊到一半突然接到电话,因为合同纠纷被合作方起诉了,对方要求“法人代表”承担连带责任。李明一脸懵:“我是董事长啊,法人代表不是挂名就行吗?”——这误会可大了!今天咱们就用李明的故事,掰扯清楚这两个身份到底差在哪儿。

一、法人代表是公司的“嘴”,董事长是“大脑”

李明以为法人代表只是个签字工具人,实际上它就像公司的“声带”。银行开户、签合同、打官司,所有需要公司“张嘴说话”的事,都得法人代表亲自出面。而董事长更像“大脑”,负责战略决策。就像李明公司被告时,法院传票只会发给法人代表,不会管你是不是董事长。

二、担责程度天差地别

李明后来才知道,法人代表要替公司“扛雷”。比如公司欠债被强制执行时,法人代表可能被限制高消费;要是公司涉嫌违法,第一个被调查的也是法人代表。而董事长只要没参与具体违法行为,通常不会直接担责。用做饭比喻:法人代表是端菜上桌的服务员,菜有问题客人先找他;董事长是后厨定菜单的,除非亲自下毒,否则责任小得多。

三、变更难度完全不同

想换董事长?开个股东会投票就行。但变更法人代表得像“过户”一样,跑银行、税务、工商全套手续,还得登报公告。李明当初让合伙人当法人代表,现在想换回来,光是银行预留印鉴变更就跑了三趟。有些特殊行业(比如建筑资质公司),变更法人代表甚至要重新审批。

四、初创公司最容易踩的坑

很多创业者像李明一样,觉得“法人代表=挂名老板”,随便让亲戚朋友当。结果公司出事时,真正的控制人躲在后面,背锅的却是法人代表。北京去年就有个案例:代持股东当法人代表,实际控制人卷款跑路,最后法人代表背上几百万债务。记住:宁可自己当法人代表,也别拿人情换风险。

现在李明学聪明了,重新梳理了公司章程:自己当法人代表董事长,重要决策必须留书面记录。他说这次教训值20万学费——幸好只是合同纠纷,要是涉及债务或刑事问题,代价可能更大。创业路上,分清楚“谁是谁”可比埋头干活重要多了。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