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法人个人债务与企业经营如何划清界限?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8 06:39:04 点击量:64

李老板最近愁得睡不着觉。三年前他开了家餐饮公司,生意红火时用个人名义借了200万扩大店面,结果疫情后生意一落千丈。上周债主突然找上门,不仅冻结了他个人账户,还说要查封公司设备。他急得直跺脚:"这钱明明是公司用的,怎么要我个人还?"

公司是公司,个人是个人

就像不能把家里的冰箱搬到公司抵税一样,法人债务和公司债务天生就该分开放。李老板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个人名义借钱用于企业经营。这种情况哪怕钱全花在公司,债主也有权追到他个人头上。

有限责任不是万能盾牌

很多人以为注册了公司就能"隔离风险",其实像李老板这样公私账目混同的,法院很可能判他承担连带责任。去年北京就有类似案例,某教育机构老板用个人卡收学费,最后个人房产都被执行了。

提前规划才是上策

聪明的做法是像开连锁超市的王姐:她用公司名义贷款时,特意做了股东会决议,所有资金往来都走对公账户。去年遇到纠纷时,法院明确判定债务与企业无关,保住了她家的学区房。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如果已经像李老板这样陷入困境,可以试试两个办法:一是证明借款确实用于公司经营,争取与债主协商分期;二是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把公司资产与个人做切割。不过最好找专业顾问把关,避免踩坑。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