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公司法人责任全解析:从闺蜜创业故事看老板的法律风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7 03:21:06 点击量:51

上周和闺蜜小聚,听她吐槽新开的奶茶店被顾客索赔的事。她雇的店员操作失误烫伤顾客,对方直接要求她个人赔偿3万。"明明注册了公司,怎么还要我自掏腰包?"她红着眼眶翻出营业执照。这让我想起去年帮客户处理过类似的纠纷——很多创业者和小美一样,以为办了执照就能隔离风险,其实公司法人肩上的担子远比想象中重。

法人不是护身符

小美的奶茶店虽然挂着公司招牌,但她既是法人又是唯一股东。这种一人公司就像透明玻璃,出了事很容易穿透到个人。去年北京朝阳区就有类似案例,餐厅法人因食品安全事故被判承担连带责任,连自家房子都被强制执行。

签字等于画押

记得提醒小美,她以法人名义签的每份合同都代表公司。去年有家教育机构倒闭,法人因在课程预售协议上签字,被家长集体起诉个人财产。法院判决时特别指出:"法人签字即视为公司承诺,不能以不知情推脱。"

资金往来要分明

小美说经常用个人账户收营业款,这相当于给自己埋雷。海淀区去年处罚过某美容院,法人因公私账户混用,被认定财产混同,最终个人存款被划扣清偿债务。就像把公司和自家的钱倒进同一个存钱罐,出事时根本分不清是谁的。

不经营也要担责

邻居老张的公司闲置三年没注销,上个月突然收到税务处罚。法人即使不参与经营,也有义务维护公司正常状态。就像买了宠物不喂养,饿死了主人照样要负责。

退出机制要留好

前同事转让股权后没办法人变更,新股东卷款跑路,他至今还在应诉名单里。法人变更就像搬家要改户口本,手续不全前任户主还得接着收催缴单。

临走时给小美塞了张便签,写着几个关键动作:建立公司账户、留存会议记录、及时年报公示。看着她在备忘录上认真打勾的样子,突然觉得法人责任就像开车系安全带——平时觉得束缚,出事时才知道能保命。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