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创业路上遇到法人债务怎么办?真实案例教你避坑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03 06:31:02 点击量:94

上周和老同学李明吃饭,他愁眉苦脸地说自己开的餐饮店遇到了大麻烦。原来去年为了扩大经营,他用公司名义借了50万,结果今年生意不好,现在连本带利还不上,债主天天追着他要钱。最让他害怕的是,对方威胁要查封他家的房子。李明红着眼圈问我:"这钱明明是公司借的,怎么还能找到我个人头上?"

法人债务不等于个人债务

看着李明着急的样子,我给他倒了杯茶慢慢解释。公司就像个独立的人,它借钱就是法人债务。如果当初借款合同盖的是公司章,原则上追债只能找公司要。但现实往往没这么简单——很多小老板在借款时都被要求签了连带担保,这就相当于给债务上了双重保险。

连带担保是隐形陷阱

李明突然想起当时确实签过一份担保文件。这就是问题的关键!银行和机构放贷时,十个有八个会要求法人代表做担保。就像帮朋友做贷款担保一样,朋友还不上钱,担保人就得兜底。很多创业者光顾着高兴拿到资金,根本没细看这些条款。

注册资本认缴制的误会

他接着问我:"不是说现在注册资本不用实缴吗?那我注册的100万资本金没到位,是不是就不用还了?"我摇摇头,这可能是创业者最大的误解之一。认缴制只是暂缓缴资时间,当公司还不起债时,股东要在认缴范围内补足出资来还债,北京去年就有好几个类似判例。

财产混同最危险

聊到后面更揪心,李明承认经常把公司账上的钱转到个人账户付房贷。这种情况叫做财产混同,就像把公司的糖和自己兜里的糖混在一起。法律上可能否定公司独立性,直接让股东用家产还债。很多夫妻店就是因为这个栽跟头。

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现在李明的情况比较棘手,但也不是完全无解。我建议他先整理所有借款材料,重点看签名和盖章情况;同时立即停止公私账户混用,每一笔资金往来都要留痕。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创业初期就做好风险隔离,比如用有限合伙企业持股,或者购买董事责任险。

临走时李明苦笑着说:"早知道当初注册公司时就该多问问你们专业人士。"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很多创业者都是等到出事才想起法律风险,可有些坑一旦掉进去,爬出来就要脱层皮。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