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法人变更后存在的风险:真实案例告诉你这些坑千万别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6-25 04:08:50 点击量:109

上周,闺蜜小张兴冲冲地告诉我,她接手了一家转让的奶茶店。原店主拍着胸脯保证:“手续都办妥了,法人变更三天搞定!”结果小张刚换上自己的招牌,就收到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账单——原来前任老板用这家店的名义贷款未还,现在全算到她头上了。小张急得直跺脚:“明明已经变更法人了,怎么还能赖上我?”

一纸变更≠债务清零

很多人以为法人变更就像手机过户,换完名字就和自己无关了。实际上,公司就像个会“记忆”的盒子。变更前拖欠的工资、税款、贷款,哪怕换了新法人,只要没结清,债权人照样能找上门。就像小张的奶茶店,前任欠的原料款和房租,现在都成了她的“历史包袱”。

隐形债务防不胜防

更可怕的是那些藏在水下的债务。比如原法人私下用公司名义担保借款,或者签了分期付款的设备采购合同。这些不会明晃晃写在变更材料里,等对方拿着合同找上门时,新法人才发现自己接了个“烫手山芋”。北京朝阳区就有家图文店,新老板接手后突然被告知要支付前任留下的20万印刷机尾款。

税务“旧账”最头疼

有位同行老李吃过更大的亏。他收购的餐馆看似账目干净,变更半年后却收到通知:原法人偷逃税款被查,连带罚款要补缴80万。原来税务系统里,公司就像个连续剧,换主演不换剧情。老李这才知道,接收公司前得请专业机构做“税务体检”,把往年的申报记录翻个底朝天。

许可证可能“掉链子”

做餐饮的王阿姨更冤。她盘下的火锅店明明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后正常营业了两个月,突然被要求停业整顿。后来才搞清楚:特殊行业许可需要重新审批,原证件随法人变更自动失效。像烟草、卫生这些专项许可,都得重新提交申请,不是换个名字就能接着用的。

防坑指南记住三点

现在小张学聪明了:第一,变更前让原股东出具债务承诺书;第二,花点钱做财务审计和信用调查;第三,所有许可证逐个核对审批流程。她说这叫“接店三件套”,少一样都可能掉坑里。毕竟法人变更不是简单的改个名字,而是接过了一整个公司的“人生简历”。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