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业内知识

如何巧妙取公司名?闺蜜踩坑后总结的3个避雷指南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9-19 04:21:09 点击量:18

小雅上个月兴冲冲要开奶茶店,在纸上写了十几个文艺范儿的店名,结果到工商局注册时傻眼了——她最中意的"雅致茶饮"居然和海淀区一家老牌茶店重名。工作人员说这名字三年前就被人注册了,要是硬用可能被告侵权。小雅只好临时想了几个备用名,又因为包含"皇家""顶级"这些禁止使用的词汇被驳回,来回跑了四趟才终于搞定。

先查重再心动

小雅吃了亏才知道,北京每天有上千家公司注册,好听的名字早就被抢注了。现在她都会建议朋友先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重,就像给孩子起名前先翻翻户口本,免得白欢喜一场。

避开这些取名雷区

那次注册时工作人员拿出厚厚一册禁用词汇清单,除了不能使用党政机关名称,连"金融""地产"这类行业词汇都有严格限制。更想不到的是英文名和繁体字也需要额外审批,简直像闯关游戏。

备选方案要充足

现在小雅帮人取名字时总会说:"至少准备5个备选!"就像她后来注册成功的"小雅の茶",其实是她第三顺位的选择。有时候加个地域前缀比如"京韵""燕京",或者把"科技"换成"科创",通过率就会大大提高。

名字要会讲故事

隔壁王叔的"叁拾度烘焙坊"就特别聪明,既点明发酵最佳温度,又暗含"三十而立"的寓意。这样的名字容易让人记住,后续做品牌推广时还能省不少宣传费。

考虑长远发展

做服装生意的李姐当初注册时只顾着时髦,取了"绮梦裳"主打女装,现在想增加男装业务就显得很别扭。所以取名时最好别把行业限得太死,给未来留点扩展空间。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