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合同签字名字不对?这家公司差点赔了100万!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3 03:00:12 点击量:120

去年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签了份采购合同,老板随手签了个"王总",结果供应商交货出问题,对方揪着签字不规范拒赔。法庭上法官一查,合同上"王总"和营业执照登记的"王建军"对不上,最后判公司承担全部损失。

签字不是儿戏

老王的公司主要做智能设备,去年急着采购一批芯片,合同是供应商带来的。当时他正接电话,顺手就签了平时业务往来用的"王总"。三个月后芯片出现质量问题,供应商却拿出合同说:"这上面可不是您公司法人名字"。

法律上的较真

法庭调取企业档案发现,营业执照上备案的法人是"王建军",而合同落款是"王总"。法官指着《民法典》第490条解释:法人签字应当与登记名称一致,这种日常习惯性署名可能被认定为个人行为。

补救要及时

其实当时发现签字问题后,老王马上让财务补发了盖公章的确认函。但法院认为这属于事后追认,合同生效时间要按补正日期算,之前那批问题芯片的损失就得自己扛。

小细节大风险

现在老王公司所有合同都严格执行"三对照":营业执照名称、公章刻制名称、签字名称必须完全一致。连收货单都要求签全名,再不敢图省事写"王经理"这样的简称了。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