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公司法人长是什么职位?揭秘企业背后的"法律代言人"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10 01:12:13 点击量:97

去年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因合同纠纷被起诉,员工们发现法院传票上写的被告是"张某(法定代表人)",而不是公司名称。刚入职的财务小李一头雾水:"法人长不就是老板吗?为什么老板要替公司背锅?"这个误会直到律师到场才解释清楚——原来张某只是公司的"法律代言人",真正的责任主体仍是公司。

法人长不是"公司主人"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张某,他虽然是公司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但公司实际控制权在股东会。北京某餐饮连锁企业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创始人王总把法人代表变更为厨师长,结果厨师长误以为自己成了老板,擅自用公司名义借款,最终法院判决由公司承担债务,王总这才意识到变更法人代表不等于转让股权。

签字背后的法律责任

海淀区一家广告公司的法人代表刘女士深有体会。有次她未经股东会同意,在办公室租赁合同上签字,结果公司搬迁时面临20万违约金。虽然她是为公司办事,但法院认定其越权签字行为个人需承担30%责任。这就像小区业委会主任,可以代表业主签物业合同,但不能擅自决定卖小区花园。

当法人代表的风险防范

朝阳区某教育机构发生过典型案例。法人代表赵老师退休时,新接任的吴校长三个月都没办变更手续。结果机构出问题后,退休的赵老师仍被列入失信名单。现在北京很多企业会让高管轮流担任法人,就像足球队长袖标,既分散风险又确保公司随时有"法律发言人"。

特殊情况的法人角色

去年通州区有家新成立的影视公司,全体股东投票让保洁阿姨当法人代表,理由是"她最守规矩"。结果阿姨每天战战兢兢,连垃圾桶分类都要查法规。后来在工商局建议下,改由执行董事担任。这就像班级选班长,不能光看谁老实,还得考虑能不能代表大家处理正经事。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