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公司向法人借款合同五大陷阱:从50万借款到20万补税的惨痛教训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8 06:44:34 点击量:74

公司向法人借款合同:一场借款引发的股权风波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科技公司的股东王总和法人李总因为一笔50万元的借款闹上了法庭。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时,李总以个人名义借款给公司,双方仅简单签了借条,约定半年后归还。没想到借款到期后,公司用账面利润直接冲抵债务,其他股东却提出异议——这笔钱到底是借款还是法人注资?由于合同未明确约定利息和还款方式,最终法院认定属于股东借款,公司需连本带息偿还,而李总还额外补缴了20%的个税。

白纸黑字才能避免"糊涂账"

很多老板觉得"反正公司是我的",随手写个借条就转账。但北京海淀法院2022年审理的类似案件中,43%的纠纷都因合同要素缺失导致。借款合同必须写明金额、用途、利率、还款时间,最好再加一句"该款项不属于投资性资金",否则税务局可能认定为变相分红。

利息约定藏着"双刃剑"

朝阳区某餐饮公司曾按年利率12%支付法人借款利息,结果被税务稽查。法律规定法人借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目前约15.4%),超出部分不仅不能税前扣除,还可能被追缴企业所得税。但若完全不约定利息,又可能被核定利息收入补税。

资金流向要像玻璃一样透明

丰台区有家服装公司用法人借款发工资,结果被员工举报抽逃资金。法人借款必须专款专用,转账备注要写"借款",切忌与日常经营收支混同。最好单独开立账户,每笔支出保留采购合同等凭证,否则容易被认定为企业与法人财产混同。

还款方式决定税务成本

通州区某广告公司用税后利润还款,结果被要求补缴个税。正确的做法是:通过银行转账分期偿还本金,利息需代扣代缴20%个税。若用实物抵债,要按市场价核定收入。曾有公司用库存商品抵债,因未做视同销售处理,最后补税还交了滞纳金。

注销时的"陈年旧账"最棘手

大兴区某贸易公司注销时,发现五年前80万法人借款未还,导致清算组多赔了19万税款。建议每笔借款在账上挂账不超过三年,到期及时续签协议。注销前务必清理完毕,否则未偿还部分会被视为利润分配,需补缴企业所得税和个税。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