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清算中的法人能否担任保证人?真实案例揭示法律风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8 05:31:56 点击量:36

2019年,北京一家服装公司因经营不善进入清算程序。清算期间,公司法人代表王某以公司名义为朋友的贷款提供担保。后来朋友无力偿还,银行要求服装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此时公司资产已所剩无几,债权人纷纷质疑:清算中的法人还能对外担保吗?这场纠纷最终闹上法庭,法官的判决给所有企业敲响了警钟。

清算期间的法人民事行为能力

就像人病重时需要监护人一样,进入清算程序的公司,其行为能力会受到严格限制。服装公司案例中,法院认为清算组才是公司的合法代表,王某擅自作主的担保行为,相当于病人自己乱开处方药,根本不具备法律效力。

清算组的专属权限范围

清算组就像公司的临时管家,主要任务是清点财产、偿还债务。案例中的清算组事后表示,他们对担保一事完全不知情。法官特别指出,这种可能增加公司债务的行为,明显超出了清算组的职权范围,就像管家不能擅自把主人房子抵押出去。

债权人如何识别无效担保

当时放贷的银行信贷员承认,看到企业营业执照上还盖着年检章就放松了警惕。这提醒我们,碰到清算企业提供担保时,至少要查三样东西:法院的清算公告、清算组备案文件、股东会决议。就像买二手房要查产权状态一样,缺一不可。

股东可能面临的连带责任

虽然担保被认定无效,但王某作为法人代表还是惹上了麻烦。由于他的越权行为导致银行损失,最终被判决个人承担部分赔偿责任。这就像小区业委会主任私自签合同,业主们虽然不用履行合同,但主任得为自己的违规行为买单。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