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事业单位法人说的算吗?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8 04:03:39 点击量:72

去年北京某区教育局下属的一所公立学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校长想要引进一套新的教学设备,但财务科长坚持认为这超出了年度预算。双方争执不下,最后闹到了教育局。局长听完汇报后只说了一句话:"法人章在谁手里?"原来,这所学校的法人代表是教育局局长,校长只是受委托管理日常事务。

事业单位法人的特殊身份

事业单位的法人通常不是单位负责人,而是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就像医院的院长要听卫健委的,学校的校长要听教育局的。去年北京某三甲医院想扩建门诊楼,院长带着方案兴冲冲去卫健委汇报,结果被当场否决。因为最终决策权在持有法人章的卫健委主任手里。

法人章背后的权力游戏

某文化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馆长自掏腰包买了批文物,想放在馆里展览。结果审计时被发现,这批文物根本入不了固定资产账。原因很简单:只有盖了法人章的采购合同才作数,而文化局的法人章岂是随便能盖的?最后这批文物只能当临时展品,成了业内笑话。

重大事项必须集体决策

北京某研究所的副所长至今记得那次尴尬的班子会。他私自答应合作方可以优先使用实验室,结果在班子会上被当场打脸。所长拿出红头文件说:"咱们这种事业单位,连买个烧杯都要上会研究,你倒好,实验室都敢往外租?"原来事业单位的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决策,法人代表也不能搞一言堂。

日常管理中的自主空间

不过事业单位负责人也并非完全没权力。某少年宫的主任就很有心得:"十万以内的日常开支我能做主,但买架钢琴就得打报告。"他们宫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涉及钱的事找财务,涉及人的事找人事,拿不准的事统统上会。这样既不会越权,又能保证工作正常运转。

法人变更时的注意事项

去年北京某事业单位换法人时闹出过风波。前任领导离任审计时,发现有几份合同没及时变更法人信息,导致新领导上任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最后还是靠主管部门出具说明函才解决问题。所以事业单位变更法人时,一定要记得及时办理各类证照的变更手续。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