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企业更换法人逃避官司?真实案例告诉你法律后果有多严重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6 03:50:42 点击量:15

去年北京某科技公司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告上法庭,就在法院判决前夕,公司原法人张某突然将法人变更为刚毕业的表弟李某。张某以为这样就能金蝉脱壳,结果法院不仅冻结了公司账户,还将张某列为共同被执行人。最终张某不仅要偿还全部债务,还因恶意逃避债务被列入失信名单。

法人变更不是挡箭牌

这家科技公司欠了80万货款,在收到法院传票后第三天就完成了法人变更。新法人李某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名下没有任何财产。法院审理时发现,公司实际控制人仍是张某,变更行为明显是为了逃避债务。法官当庭表示,这种"换壳"操作在法律面前根本行不通。

法院如何识别恶意变更

法官主要看三点:变更时间是否临近诉讼、新法人是否具备经营能力、原法人是否仍在实际控制公司。这个案例中,变更发生在诉讼前夕,新法人毫无从业经验,公司公章和银行U盾仍在张某手中。这种"三无"变更,法院一眼就能识破。

恶意变更的法律后果

除了要承担原有债务,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处罚。张某的公司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本人也被限制高消费。更严重的是,如果被认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不少企业主以为换个法人就能万事大吉,最终都付出了更大代价。

正确的法人变更姿势

企业经营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变更法人的情况,关键是要合规操作。变更前要处理好债权债务,做好交接手续,变更后要及时公示。如果是正常经营需要变更,只要材料齐全、程序合法,工商部门都会正常办理。但想靠这个钻法律空子,最后只会得不偿失。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