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法人股东向公司借款的法律边界与风险防范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5 06:37:00 点击量:32

王总是一家科技公司的法人股东,去年因个人资金周转需要,从公司账户借走了200万元,约定半年后归还。然而,因项目回款延迟,借款逾期未还。年底审计时,税务部门认定该笔借款未收取利息且长期未归还,需补缴个人所得税并处以罚款。王总这才意识到,股东借款并非“自家钱随便拿”,稍有不慎就会触碰法律红线。

借款不是“免费午餐”

公司资金独立于股东个人财产,哪怕你是大股东。就像王总的情况,如果借款未用于公司经营,且超一年未归还,税务可能视同“分红”,要求按20%税率补税。曾有建材公司股东因借款500万元未还,最终补缴百万税款。

利息约定不能少

如果确实需要借款,记得签书面协议并约定合理利息。北京某餐饮企业股东借款时按银行同期利率支付利息,既满足资金需求又规避了税务风险。反之,零利息借款容易引发税务稽查关注。

期限把控是关键

借款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年内,像王总这样逾期不还的案例比比皆是。某贸易公司因股东借款超期被要求连本带利归还,还影响了公司银行贷款审批。建议设置自动提醒,避免遗忘。

用途证明要留存

如果是用于采购设备等公司经营,务必保留合同、付款凭证。曾有机电公司股东借款采购原材料,因留存完整证据链,顺利通过税务检查。千万别像某些案例中,用借款买豪宅却谎称经营用途。

注销前的债务清理

准备注销公司时,必须结清股东借款。北京一家广告公司注销时,因未处理股东借款80万元,导致清算程序卡壳半年多。财务人员最后不得不追着股东还款才完成注销。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