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法人贷款:企业融资的救命稻草还是隐藏陷阱?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5 04:35:39 点击量:86

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餐厅说起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条老街上,有一家开了十年的川菜馆“老张麻辣香锅”。老板张师傅手艺了得,生意一直红火。但去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店里三个月没开张,积蓄花光后,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就在张师傅准备关店时,隔壁五金店的王老板给他支了个招:“去试试法人贷款啊,我们店去年进设备就是靠这个救急的。”

什么是法人贷款?

张师傅带着营业执照跑到银行才明白,原来法人贷款就是以企业名义借的钱。和王老板用个人名义贷款不同,这类贷款要看公司的流水和纳税记录。柜员小刘翻着账本直摇头:“您这半年几乎没有收入,很难批下来啊。”就像想让一个饿晕的人现场表演举重,银行也得看企业有没有还贷的力气。

那些意想不到的担保要求

正当张师傅发愁时,信贷经理老李提了个方案:“如果有房产抵押,或者找个经营良好的企业担保,还能争取。”这让他想起总来吃饭的装修公司赵总,没想到对方爽快地盖了担保公章。但隔壁奶茶店的小妹就没这么幸运了——她用家里唯一的房子作抵押,结果生意失败后全家挤进了出租屋。

利息背后的数字游戏

批下来的20万贷款让张师傅重燃希望,直到会计发现年利率高达15%。“比房贷高这么多?”原来银行把风险评估成本都折算进去了,就像给体质差的病人开贵价药。半年后店里生意回暖,张师傅提前还贷时才发现,违约金竟要支付剩余利息的3%,这让他心疼得少炒了三十锅麻辣香锅。

比借钱更重要的是规划

现在“老张麻辣香锅”的玻璃窗上贴着“本店支持数字人民币”的标识,张师傅养成了每月存10%利润到应急账户的习惯。他常对来取经的新店主说:“贷款是止疼片,不是营养剂。就像做菜得先备好食材,企业口袋里总得留点余粮。”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