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公司章程与法人那些事儿:从王老板的创业故事说起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4 04:41:08 点击量:50

王老板在北京开了家餐饮公司,生意红火。可开业半年后,他发现自己居然不能以公司名义贷款,原因是公司章程里没明确法人权限。当初注册时为了省事,他直接用了代办提供的“模板章程”,结果关键时刻卡了壳。这事儿让王老板损失了20万的商机,他这才明白:公司章程不是走过场的文件,而是公司的“宪法”。

公司章程到底管什么用?

就像王老板后来学到的,公司章程规定了公司从出生到解散的所有规则。比如股东怎么分红、法人能签多大金额的合同,甚至连公司logo用红色还是蓝色都能写进去。有家科技公司就吃过亏——两个股东为研发方向吵架,翻遍章程发现根本没约定,最后只能对簿公堂。

法人不是“背锅侠”

李女士当上教育机构法人后,发现合同都得自己签,吓得连夜想辞职。其实法人好比公司“代言人”,权力大责任也大。去年有家装修公司法人乱盖章,导致公司赔了客户30万,股东们才发现章程里没限制法人权限,这笔钱只能公司自己扛。

写章程要像量体裁衣

现在王老板成了“章程专家”,他给朋友支招:做餐饮的要写明食品安全责任,搞贸易的得约定外汇结算方式。就像隔壁张姐的服装厂,章程里特别加了“股东不能挖墙脚”条款,后来真拦住一个想带走设计师的股东。

改章程比改结婚证还麻烦

变更章程需要全体股东开会签字,比普通决议严格得多。去年有家物流公司想引入新股东,发现章程规定“必须全体同意”,结果卡在某个联系不上的小股东那里,耽误了三个月融资期。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