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公司法人变更后的税务纠纷:一场未及时备案引发的连锁反应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3 02:54:39 点击量:96

去年夏天,北京一家经营了五年的餐饮公司“老味道”因为股东矛盾,决定更换法人代表。原法人张先生将股权转让给李女士后,双方简单签署了协议,并在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然而,谁也没想到,由于忽略了税务登记的同步更新,三个月后公司突然收到税务局的稽查通知——系统显示企业“申报异常”,原来张先生名下的银行账户仍被关联为税款扣缴账户,导致新团队无法正常报税。最终,公司补缴了滞纳金,还因逾期变更被处以罚款。

法人变更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

很多人以为工商局备案完就万事大吉,实际上税务系统与工商数据并非实时同步。老味道的案例里,李女士接手后忙于装修新门店,完全没意识到要去税务局做法人信息更新。直到申报季度税时,财务发现系统里扣款账户还是张先生的旧卡,而张先生早已注销了该卡号,税款自然无法划扣。

税务登记的“隐形deadline”

按规定,法人变更后30日内必须完成税务登记变更。老味道超期两个月才处理,期间产生的税款虽然后来补缴了,但滞纳金按日万分之五累计,最终多付了1.2万元。更麻烦的是,这次记录影响了企业纳税信用评级,第二年申请贷款时额度被银行下调了20%。

新旧法人的“责任交接盲区”

张先生在转让时承诺“债务已结清”,但税务系统里还挂着两笔未申报的附加税。李女士接手后,这些历史问题全成了她的包袱。后来通过调取交接清单才发现,张先生漏报了上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最终双方不得不重新协商分担补缴款项。

许可证件的“蝴蝶效应”

更意外的是,由于法人变更未同步更新食品经营许可证,食药监抽查时认定“证照信息不符”,要求停业整顿一周。期间外卖平台自动下架了店铺,直接损失营业额超8万元。这些连锁反应,都源于最初认为“变更只是走个流程”的疏忽。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