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北京市工商局法人是职务还是职位?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8-02 01:00:36 点击量:97

去年,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张先生在办理公司变更手续时遇到了困惑。工商局工作人员要求他提供“法人”的相关材料,但他始终搞不清楚“法人”到底是自己的职务还是职位。这个问题不仅耽误了办理进度,还让他对公司的法律身份产生了疑问。

法人的法律定义

张先生的故事并非个例。法人其实是法律拟制的“人”,指的是依法成立、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比如公司、事业单位等。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人,也不是职务或职位,而是法律赋予组织的主体资格。

法定代表人才是职务

在张先生的案例中,他混淆了“法人”和“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是由法人组织依法确定的代表,比如公司的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这个角色才是一个具体的职务,需要在工商登记时明确记载。

工商登记时的常见误区

很多创业者在填写工商材料时,都会把“法人”一栏当作个人职务来填写。实际上,工商登记表上要填写的是法定代表人信息,而不是“法人”。这个认知误区常常导致材料反复修改,影响办理效率。

如何正确理解两者关系

可以把法人想象成一个“虚拟人”,而法定代表人就是这个“虚拟人”的嘴巴和手脚。法人是法律主体,法定代表人是这个主体的代言人和执行者。就像张先生的公司是法人,而作为董事长的他则是法定代表人。

实务中的正确操作

后来张先生在专业顾问的指导下,终于搞清楚了这层关系。在变更登记时,他正确地以法定代表人身份签署文件,而不是自称“法人”。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在工商登记时一定要分清这两个概念。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