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融资后法人会不会变更?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31 06:31:40 点击量:29

去年,北京一家做智能家居的创业公司"智居科技"拿到了A轮5000万融资。创始人张伟原本以为只是资金进来,公司架构不会有大变化。没想到投资方在签协议时明确提出要更换法人代表,理由是"需要更专业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公司"。张伟虽然心里不舒服,但为了融资成功还是答应了。结果新法人上任后,公司战略完全转向,原本的核心团队陆续离职,最后公司反而陷入了困境。

融资时法人变更很常见

这种情况在创投圈并不少见。就像智居科技遇到的,投资方往往希望通过更换法人来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有的投资协议里会明确写入"法人变更"条款,有的则是通过董事会席位调整来实现。北京朝阳区一家专门服务创业公司的律所合伙人说,他们处理的融资案例中,约三成都会涉及法人变更。

为什么投资方要换法人

投资方的考虑其实很实际。他们投入真金白银,自然希望公司由经验丰富的人来掌舵。智居科技的投资方后来解释,他们发现张伟虽然技术很强,但在财务管理和市场拓展方面确实存在短板。不过问题在于,他们找来的新法人虽然履历光鲜,却对智能家居行业缺乏深入了解。

创始人如何应对

现在很多精明的创始人在融资前就会做好防范。比如北京海淀区另一家AI公司,在Pre-A轮时就通过协议约定:融资后法人不变更,但会引入CFO加强财务管理。还有的创始人会采用AB股结构,即使股权被稀释也能保持控制权。关键是要在谈判桌上就把这些细节谈清楚,避免事后被动。

变更后的注意事项

如果真的需要变更,手续其实并不复杂。智居科技当时只用了两周就完成了工商变更。但要特别注意后续的银行账户、社保公积金等变更事项。他们当时就漏掉了两个银行账户的法人信息更新,导致后来转账时遇到麻烦。另外,所有对外签署的合同都要重新梳理,确保法律效力不受影响。

不变更也能实现监管

其实法人变更不是唯一选择。北京很多投资机构现在更倾向于派驻财务总监或设立特别监督机制。比如某知名风投的做法是:要求被投公司开通联名银行账户,超过50万的支出需要投资方签字。这样既能防范风险,又不会动摇创始团队的地位。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