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公司法人和股东有什么区别?一个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31 06:09:44 点击量:90

在北京的一家科技公司,小李和小王合伙创业。小李出资30万,占股60%,担任公司法人;小王出资20万,占股40%,只作为股东参与分红。公司运营一年后,因合同纠纷被客户起诉。法院判决公司赔偿50万,但公司账上只有20万。这时,小李作为法人被要求个人承担剩余30万债务,而小王作为股东只需按出资比例承担有限责任。这个案例让小李深刻体会到法人和股东的区别。

谁是公司的话事人

法人就像公司的"代言人",对外能代表公司签合同、打官司。案例中小李作为法人,法院传票直接送到他家。而股东小王虽然常参与决策,但客户根本不会找他谈业务。法人要亲自处理工商变更、银行开户这些事,股东只要开股东会时露个脸就行。

谁要扛更多的责任

当公司欠债时,法人往往第一个被追责。就像小李遇到的状况,公司钱不够赔,他得用自己房子抵债。而股东们只要实缴了出资,最多就是把投资款赔光。有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股东把公司财产当自家钱包乱花,那也得像法人一样负全责。

谁的权利更大

股东通过投票权掌控公司方向,像决定分红、修改章程这些大事。案例中小王虽然股份少,但和亲戚联手就能否决小李的提案。而法人的日常管理权看似风光,其实要受股东会制约,连买个办公设备都可能被要求打报告。

谁能当法人

不是所有股东都想当法人。有些创业者专门找老家亲戚挂名,就是怕担责任。但像案例中的小李,既当大股东又做法人,既掌握实权又要扛雷。现在很多公司让核心员工当法人,给高薪补偿,但出事后往往发现得不偿失。

怎么选择更划算

初创期建议大股东兼任法人,办事方便;等公司做大了,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当法人。案例中的小李后来学聪明了,把法人变更为领工资的副总,自己退居二股东。记住:股份多少决定分红,法人身份决定责任,千万别搞混了。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