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担保公司法人法律责任:一个北京企业家的真实教训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30 04:02:24 点击量:22

老张是北京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板,2018年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家担保公司的王总。当时老张的公司资金周转困难,王总主动提出可以帮忙担保贷款。出于信任,老张在担保公司提供的文件上签了字,还稀里糊涂地担任了这家担保公司的法人代表。没想到半年后,这家担保公司因违规操作被查处,作为法人的老张不仅要承担200多万元的债务,还被列入了失信名单。

法人身份不是荣誉头衔

老张最初以为担任法人只是个形式,就像公司挂个名一样。但实际上,法人要对公司的所有经营行为负责。担保公司出问题后,老张才明白法人身份意味着什么。他不仅要偿还公司债务,个人财产也被冻结,连高铁飞机都坐不了。

签字前一定要看清文件

老张回忆说,当时王总只是简单说了句"签个字就行",他连文件内容都没仔细看。后来律师告诉他,那些文件里明确写着法人要承担连带责任。很多企业家都和老张一样,在人情往来中放松了警惕,结果吃了大亏。

担保行业的特殊风险

担保公司本身经营的就是高风险业务,一旦资金链断裂,法人往往首当其冲。北京朝阳区法院去年审理的类似案件中,有7成法人代表都承担了个人赔偿责任。这类公司出事时,监管部门首先追究的就是法人责任。

如何规避法人风险

现在老张经常提醒身边的朋友:第一,不要轻易当法人;第二,如果必须担任,一定要参与公司实际管理;第三,重要文件必须逐条审阅;第四,定期查询公司信用记录。他现在每个月都会查看自己名下的企业状况,生怕再出问题。

补救措施要及时

事发后,老张第一时间找了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他证明了部分债务与自己无关,最终把赔偿金额降到了80万。虽然还是损失惨重,但比最初的情况好多了。专业人士建议,遇到这种情况要立即采取法律行动,拖得越久越被动。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