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代持股权变更引纠纷:法人股东变更背后的法律风险与操作要点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7-30 02:14:39 点击量:39

2020年,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某因个人原因,委托好友李某代持公司30%股权。两年后,张某想将股权转回自己名下,却发现李某已私下将股权质押给第三方。由于当初仅口头约定代持,张某无法证明股权归属,最终陷入长达一年的诉讼纠纷。

代持关系为何埋雷

张某的案例并非个例。许多创业者选择亲友代持股权时,常因信任忽视书面协议。北京朝阳区法院数据显示,近三年受理的股权纠纷中,32%涉及代持关系不明。代持人擅自处分股权、拒绝配合变更等情况频发,根源在于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代持文件。

变更流程关键三步

规范的法人股东变更需分步走:首先由原股东签署同意转让的股东会决议,其次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公证,最后在30日内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曾有位餐饮老板因漏掉公证环节,导致受让方事后反悔,白白损失20%股权。

税务红线不能碰

西城区某文化公司2021年做股权变更时,试图通过"1元转让"规避税费,结果被税务部门按净资产比例核定补缴80余万。股权转让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纳税调整,还会加收滞纳金。

特殊行业的隐形门槛

从事教育培训的王女士去年变更股东时,因新股东不具备教师资格证,导致办学许可证被吊销。像医疗、金融、出版等行业,股东变更还需同步满足行业主管部门的资质要求,这些隐形条款往往藏在专项规定里。

代持还原的合规路径

海淀区某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股权赠与公证"方式,成功将代持股权转回实际出资人名下。整个过程缴纳了相应税费,并留存了银行流水、代持协议等完整证据链,最终用时仅15个工作日就完成变更登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