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企业法人与实际投资人:一场身份错位引发的经营风波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5-29 10:38:58 点击量:112

2019年,北京一家网红奶茶店的老板王磊遇到了大麻烦。由于创业初期对工商注册规则不了解,他让好友张强担任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两年后,当店铺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投诉时,张强作为法人代表被列入了失信名单,而实际经营者王磊却安然无恙。这个乌龙事件让两人友谊破裂,也让王磊深刻认识到企业法人与实际投资人的区别。

谁在为企业行为买单

奶茶店被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首先找到的是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张强。尽管张强反复解释自己只是挂名,但法律只看登记信息。最终张强不仅面临罚款,个人征信也受到影响。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法人代表就像企业的"脸面",需要为企业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投资人的隐形风险

王磊虽然躲过了行政处罚,但企业经营陷入停滞。由于法人代表被列入黑名单,公司无法办理任何变更手续,连银行账户都被冻结。更糟的是,张强开始以法人身份干涉经营,要求分红。实际投资人王磊这才意识到,找别人当法人等于把方向盘交给了别人。

权责错位的代价

为了解决困局,王磊不得不高价收购张强名下的股权,又花费大半年时间办理法人变更。期间店铺客流量下降40%,直接损失超过80万元。这个教训让王磊明白,创业初期的"省事"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

如何避免身份错位

现在王磊的新店都由自己担任法人。他建议创业者:如果必须找人代持,一定要签订详尽的协议,明确各自身份和权责。同时要定期检查企业信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麻烦。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