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 从果园到餐桌,打造新疆水果直采新模式
- 传统商超转型记:向会员店迈进的探索之旅
- 美的系掌舵顾家家居,战略携手背后的市场布局
- 科技人员定义与人工费用归集的关键点
- 办理出版物零售与批发许可证的要求和条件
- 网店老板必看:如何申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beijingcaiwu@126.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某药房因误导消费者被警告并罚款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13 09:32:01 点击量:69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王走进了位于北京市的一家药房——我们暂且称之为“某企业”。他希望通过购买一些保健品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购物经历竟然引发了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的风波。
小王在药房内浏览时,销售员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两款保健食品:养生堂牌B族维生素片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销售员在介绍过程中,使用了“排毒”和“软化血管”等词汇来形容这两款产品的功效。小王听后颇为心动,于是购买了这两款产品。
然而,事后小王发现,这些保健食品并没有销售员所说的那些神奇功效。他感到自己被误导了,于是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经过调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该药房在销售保健食品时,确实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销售员在介绍产品时,使用了可能让消费者产生误解的词汇,从而诱导消费者购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药房进行了处罚。药房被警告,并处以1800元的罚款,同时被要求没收违法所得1800元。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作为商家,又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 上一篇:某企业因广告中使用无依据宣传词被罚
- 下一篇:北京某企业因违规经营被行政处罚
新闻资讯
-
2024-12-17 16:04:02
某快餐企业因食品中混入异物被处罚
-
2024-12-17 16:03:21
某企业因违规使用塑料袋被处罚
-
2024-12-17 16:02:39
非法药品销售案例曝光:如何保障用药安全?
-
2024-12-17 16:01:51
某企业因使用作弊电子秤被处罚
-
2024-12-17 16:01:08
某企业销售过期食品被罚案例
-
2024-12-17 16:00:20
北京某企业销售不合格电动自行车遭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