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业内知识
- 闺蜜开奶茶店踩坑记:卫生许可证办理全攻略,这些细节别忽略!
- 闺蜜开店踩坑记:工商注册这些细节不注意,小心赔了夫人又折兵!
- 注册公司前必看:闺蜜的创业教训,这些坑千万别踩!
- 闺蜜开奶茶店,差点因为烟草许可证被罚哭!这些坑千万别踩
- 闺蜜在北京开奶茶店,因为没办这个证差点关门!这些坑千万别踩
- 北京创业故事:从闺蜜的餐饮店看卫生许可证办理的那些事儿
联系我们
电话:400-848-8866
hr@beijingcaiwu.com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01号院
经典案例
某药房因误导消费者被警告并罚款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08-13 09:32:01 点击量:15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小王走进了位于北京市的一家药房——我们暂且称之为“某企业”。他希望通过购买一些保健品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这次购物经历竟然引发了一场关于消费者权益的风波。
小王在药房内浏览时,销售员热情地向他推荐了两款保健食品:养生堂牌B族维生素片和天然维生素E软胶囊。销售员在介绍过程中,使用了“排毒”和“软化血管”等词汇来形容这两款产品的功效。小王听后颇为心动,于是购买了这两款产品。
然而,事后小王发现,这些保健食品并没有销售员所说的那些神奇功效。他感到自己被误导了,于是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经过调查,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现,该药房在销售保健食品时,确实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销售员在介绍产品时,使用了可能让消费者产生误解的词汇,从而诱导消费者购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项的规定,北京市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药房进行了处罚。药房被警告,并处以1800元的罚款,同时被要求没收违法所得1800元。
这个案例引发了我们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作为商家,又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
- 上一篇:某企业因广告中使用无依据宣传词被罚
- 下一篇:北京某企业因违规经营被行政处罚
新闻资讯
-
2025-08-26 02:53:16
注册公司代理如何选择?从经典案例看专业服务的重要性
-
2025-08-26 02:47:44
创业新手必看:一个真实案例教你如何选择靠谱的注册公司代理服务
-
2025-08-26 02:42:13
注册公司费用全解析:从零到开业,究竟要花多少钱?
-
2025-08-26 02:36:38
北京注册公司一年费用全解析:从创业小白到企业主的经济账
-
2025-08-26 02:31:01
北京注册公司全流程解析:从零到一的企业诞生记
-
2025-08-26 02:25:26
上海公司注册指南:从案例看创业路上的那些事儿